杂文月刊>>推荐文章>>

为“加油”一辩

2020-04-07 10:34:39 来源:杂文月刊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白 春/文

这段时间,封城闭户,居家抗疫,大家似乎因为有了些额外的闲暇,忽然都喜欢咬文嚼字了。前些天,由日本朋友捐赠物品箱上所写的古典诗词,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“文化论争”,一度很是热闹。我简单浏览一过,知其大概,不外乎是说,日本朋友引经据典,以古诗来表达救援中国抗疫的做法,很暖心很古典也很有文化。相比于我们国内,举目四望,到处都是“武汉加油”“湖北加油”乃至“中国加油”,不光喊在嘴上,而且写在墙上,挂在网上,还用灯光打在高楼大厦上,影响所及,遍布世界,电视里连老外们都满口皆是“加油”之声。那些段子手们更是借题发挥,添油加醋,给这类“文化论争”平添了不少戏剧性——我看到一则比较典型的“段子”,就模拟一对父子的对话:父亲教训儿子说,你要好好读书,读好了书,你长大就会写“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”,还会写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裳”;不好好读书,你将来就只会说“武汉加油”了……

照此逻辑推演下去,似乎一说“加油”就显得很没文化,好端端的“加油”一词怎么就成了不读书没文化缺修养的“标配”呢? 

真是这样吗?

且不论日本人的救援题诗如何高明——事实上我也很赞赏他们的古典情怀和暖心之举,但本文并不想就此而对中日之间的孰优孰劣做出草率的评判。我在这里只想为“加油”这个尽人皆知的口号(姑且称之为口号吧,其实称之为典故似更合适)作一番文化层面的申辩,不然,总觉得硬给“加油”贴上一个没文化的标签,实在是“冤哉枉也”!

先要厘清“加油”之说里所加的“油”是指何物。有人说是指汽车加的汽油,也有人说是榨油坊里榨出来的食用油,这些说法都不准确。确切的说,应该是指灯油。古时没有电,人类以电灯照明的历史其实很短,不过一百多年。也就是说,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人类度过漫漫长夜的照明工具,一直是以油灯为主,连蜡烛都是奢侈品。古人挑灯夜读,常用的一个词儿是“一灯如豆”,那个如豆粒一般的光点,就是被读书人极为珍视的暗夜之光,而点燃这暗夜之光的宝贵燃料,自然是灯油了。

古时的穷书生对灯油是极为节省甚至有些苛刻的,因为那是夜读必备的能源呀,《儒林外史》中写到一个吝啬的老秀才,临终时总是不肯咽气,再三挣扎着指向油灯,大家不明所以,只有家人深知其意,连忙走到油灯跟前,掐断了那根多点着的灯芯,老秀才这才溘然而去。吴敬梓的讽刺笔法固然辛辣,但当时人们对灯油的珍惜也由此可见一斑。至于《三字经》中所赞誉的“如囊萤,如映雪”的苦读之人,还不都是因为点不起油灯,才会想出把萤火虫捉进囊中来照明的“土办法”,也才会在大雪之夜忍着寒冷,就着白雪的反光来读书。灯油虽非贵重之物,但在苦寒中的书生眼里,却是贵如珠宝的奢侈品。古往今来,吟诵油灯的诗作比比皆是,若杜甫的“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”,若韩愈的“油灯不照席,是夕吐焰如长虹”,若晁补之的“油灯野店怯黄昏”,若范成大的“油灯已暗忽微明”,若项安世的“油灯夜读书千卷”,若郭登的“欲起视夜无油灯”……

只有参透了这个“油”的底细,你才能领悟到“加油”二字的分量,你才能理解到在特定的境遇下,有人给你“加油”意味着什么——

据史书记载,在清朝道光年间,有一举人名叫张锳,在贵州为官三十余载,平生最看重的就是教育事业,尤其是对那些发奋苦读的寒门子弟,总是倾力相助。在安龙县(旧称兴义府)任职期间,每到午夜交更时分,他都会派两个差役挑着桐油篓子,沿着大街小巷游走巡城。只要看见哪户人家亮着灯光,并传出读书之声,差役便会停下来,高声叫门:“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啦!”一旦那读书人打开屋门,差役们便取出油筒,从油篓中舀出一勺清亮的灯油,倒进他的灯盏里,并送上一句祝语:“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,早日金榜题名。”千万别小看这一勺灯油,在当时的寒门学子眼里,这不光是雪中送炭般的物质资助,更是千金难买的精神激励啊!

就这样,无论是冰天雪地,还是炎炎酷暑,“府台大人”张锳每晚都给安龙城里的读书人添加灯油,前后坚持了13年。在张锳的感召和倡导下,安龙城虽地处偏远,却学风兴盛,人才辈出。10余年间,考取举人20余名、贡生8名、进士2名。慢慢的,一传十,十传百,张锳给学子们夜夜加油的故事就流传开来,“加油”之说,盖由此发端。此后,经过一百多年的衍变流传,终于变成了一句勖勉后学、鼓舞人心、影响深远、响彻全球的“中国口号”。

溯古而知,原来这简简单单一句“加油”的背后,还蕴含着如此励志的文化内涵,还隐寓着如此深厚的人文底蕴。事实上,张锳重视教育,勖勉后学发奋读书的实际效果,在他自己家里也得到了充分显现,最直接的一个范例就是,他在安龙城任职期间,生下一个儿子,他自幼刻苦力学,长大成人之后,成为“晚清四大名臣”之一,他就是张之洞。
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张之洞的成功发迹之地,正是当前被新冠疫情困扰着的武汉。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,像他的父亲一样重视教育,在武汉兴办了多所新式学堂。追溯起来,如今大名鼎鼎的武汉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以及华科大、华农大等著名学府,都与张之洞当年的兴学之举,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。他,继承了乃父的衣钵,以更大的魄力和更新的思路,继续在为后辈学子们“加油”。

由此可见,“加油”一词,绝不是一个粗鄙无文的口号。我们在赞赏别人喊出“风月同天”的同时,也不必对我们的“加油”一词妄自菲薄,这同样是一个既有文化底蕴、更具有超强凝聚力和满满正能量的响亮口号——当此抗疫之期,高喊一声“武汉加油”,一点都不寒碜!


来源:杂文月刊
责任编辑:崔国柱
下一篇: 听真话的耳朵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
相关新闻

电子报
立即打开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