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文月刊>>推荐文章>>

假如杜甫有手机

2021-04-02 14:55:41 来源:杂文月刊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袁跃兴/文

近日,在北京举办了第五届腾云峰会,会上一些作家和学者探讨了人文与科技这样一个文化主题。

对于这样一个文化主题,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评论家李敬泽“脑洞大开”,抛出这样一个话题:“如果唐代诗人杜甫有手机,他的经典诗作起码少写四分之一!”“迷弟”杜甫有许多写给李白的深情沉郁的文字,这会不会沦为碎片化的朋友圈式表达?因为这条文化新闻,这个话题在互联网平台上持续激起讨论的涟漪。

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假设,但其背后却是凸显了学界关心的一大现象——我们身处的这个多媒体时代,人与人的连接沟通看似无比通畅便捷,但为何表达创作的欲望却并未随之成正比?高科技催生的即时社交,究竟是激活了更多灵感火花、促成不同群体的彼此理解,还是令人们陷入单一封闭的“信息茧房”?

我们知道,2020年以来,弥漫全球的新冠疫情很大程度从物理上阻隔了人群间的连接,打破了现代社会正常的流动秩序,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,以及无形而强大的文化力量,则在重构与维系连接中发挥突出作用。相较传统的创作局面,科技与人文的跨界深度融合正成为当下文艺传播的醒目烙印,两者能彼此催化到怎样的程度,需注入新的视角加以打量。

“如果唐代诗人杜甫有手机,他的经典诗作起码少写四分之一!”李敬泽为啥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假想?2020年,疫情期间,被阻隔之时,在家中李敬泽阅读唐朝诗人杜甫诗作的过程中,发现杜甫的一些诗歌诸如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“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”……“写的都是地理、空间和时间上的阻隔,但诗人使阻隔升华为精神的空间,进而催生出诗意的土壤。”

杜甫曾写下20多首诗作,倾诉他对李白的思念,如果“放到今天,两人想说啥,一通语音或视频就搞定,甚至有可能因联系频繁,产生口角,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”,但是在古代“由于连接的故障和不畅,反而成就了人类的大部分故事或戏剧性。连接是我们的天性,不连接也是天性,就像黑格尔所说——必须栖息在这个绝对的否定性的身边,我们才能开始精神上的征程”,所以,假如杜甫活在互联网时代、有手机,起码四分之一的诗不必写。这不由得让人思考,有了手机,交际更即时,但因为碎片化的交往是否也流失了某种生活的诗意,某种隽永与回味?

前不久,在全国巡展的“温暖的友情——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”,展出了一批文坛名家交往的手稿、信件,李敬泽驻足展品前,他的焦虑也随之累积——鸿雁往来、一幅幅字画最大程度上留存了鲜活字迹与表情,“那我们当代的文学生态定格储存在哪?未来的人们要打捞21世纪的文艺互动,是不是只能在茫茫大数据汪洋中,去翻查旧手机上的聊天记录、朋友圈截屏”?

以上这两件文化事件的联想和拷问,如果杜甫有手机“会不会沦为碎片化的朋友圈式表达”,今天当代人的文艺活动是否只是定格储存在数据的汪洋之中,实际上都涉及到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科技与人文、科技与精神的关系这一问题。李敬泽的文化思考,既肯定了科技在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交往交流中的作用,也表达了对科技、技术造成人们的碎片化交往而缺失诗意的隐忧……

这种文化忧虑显然有其道理。诗歌,是出自生命和灵魂的精神艺术之花,但如今在技术的控制和影响下,却在荒腔走调,就像人们嘲笑说一回车就是“诗”。拍电影大片,一向被中国电影人趋奉,但我们却一味强调科技是电影腾飞的翅膀,缺少感动人心的人文价值,几成中国电影的通病。语言学界的“爱因斯坦”乔姆斯基说,语言是心灵里生长的东西。但我们的语言现实却是,高科技制造语言,网络流行语似乎成为我们文化中的重要内容……科技力量强大,但人文精神、文化心智却在衰退,这正像有的学者所说,这是技术的时代取代美学的时代。

如今,层出不穷的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以深刻影响,我们并不是不需要科技,相反我们人类有许多领域需要科技的力量,科技的力量会塑造我们的行为方式、生活方式、情感表达方式和文化方式,我们应该谋求科技和文化、科技与精神的平衡发展,或让科技成为文化创造的条件和源泉,让科技为我们的文化服务,为我们的精神、心智服务。就像有的文化学者所说,科技一往无前,人文应当“醒着”同步守候,否则的话,它们就会扼杀我们的文化冲动,禁锢我们的激情,消泯我们的理性,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萎缩,使我们不再具有丰富的、自由的和富有创造性的精神……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。

摘自《团结报》2020年12月5日


来源:杂文月刊
责任编辑:崔国柱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
相关新闻

电子报
立即打开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