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文月刊>>推荐文章>>

高老庄的人情世故

2021-09-08 08:37:00 来源:杂文月刊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张宗子/文

世相百态中,最容易发生喜剧效果的一种,叫作“前倨后恭”,常见的情形是:一个大官微行到某地,当地的小官不识,肆无忌惮地摆架子、抖威风,等到获知真相,放大十倍的主子立刻成了缩小百倍的奴才,前后反差强烈,令人发噱。喜剧的关键不仅是官,也可以是任何社会尊崇的东西,如钱财、名望,以及强权。范进中举便是一例。

《西游记》第三十六回,唐僧一行傍晚赶到宝林寺,正好投宿。往常时候,上门打交道一概是悟空的职责,这一次,老和尚忽然自告奋勇,嫌徒弟们嘴脸丑陋,举止粗疏,亲自出马借宿。不料宝林寺的僧官认钱不认人,自言有官吏乡绅降香才肯出面迎接,一个游方僧,“我们方丈中岂容他打搅!教他往前廊下蹲罢了,报我怎么”!把唐僧狠狠羞辱了一番。

师父含泪退回,悟空听了,扛着棒子进去,不由分说,只一棒将门外的石狮子打得粉碎,那僧官就点起全寺五百和尚,出门列队迎接唐僧。此后安排茶饭,打扫禅堂,直到“伏侍老爷安置了”才敢散去。

八戒笑话师父不济事,唐僧只好自我解嘲说,鬼也怕恶人呢。

文明礼貌,固然很有上流社会派头,但重要的还是要看对象,看场合。如果只讲效果,不图虚名,悟空的一套显然实用得多。《西游记》的作者大概是有些阅历的,一生恐怕也没有太得意过,所以对世风趋炎附势的一面感触更深,书中这方面的细节,处理得特别鲜活。

鲁迅论《西游记》:“神魔皆有人情,精魅亦通世故。”最能搔到痒处。说到人情世故,《西游记》里用了一个很独特的词,叫作“家怀”。悟空初到高太公家里,不等主人招呼,自己拴了马,“扯过一张退光漆交椅,叫三藏坐下。他又扯过一张椅子,坐在旁边”。高老头赞叹道,这个小长老,倒也家怀。悟空说,你若肯留我住得半年,还家怀呢。

高老庄一段故事最有人间喜剧味,每个角色都有出色表演,值得品咂。

话说这高太公是个标准的乡绅,庄子里一大半人家都姓高,只可惜膝下无儿,只生得三女,小女儿本来是要招个上门女婿养老的,一招却招了个妖怪。招妖怪肯定要不得,但高太公不满意的两个理由却很奇怪:

第一是败坏家门。这本来容易理解,但高老头一解释,反倒不容易理解了。悟空本是来主动降妖的,听了来历,开玩笑说,八戒论身份是天神下凡,干活是好手,而且对老婆相当恩爱,他高家招了这个女婿,既不丢人,也不吃亏。高太公说:“虽是不伤风化,但名声不甚好听。”可见败坏家门云云,并非事实上的损失,损失的只是虚名。这也罢了,第二个理由呢?是“没个亲家来往”。当初读到这一句,差点笑出声来。这算个什么理由啊?及至细想,高太公是非常实际的,凡物都必定物尽其用。女儿是自己养大的,长大嫁人,陪了嫁妆,唯一的收获是结一门亲家。无论什么样的亲家,总是多了一份势力。就算不是官,不是富豪,打架也好多几个帮手啊。招个没来历的妖怪,等于白投资,收不到一分利息。

悟空答应降妖,高太公不免控诉一番八戒的罪状,其中一条是太能吃,“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;早间点心,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”,担心把他的家产“吃个罄净”。唐僧不通世事,胜过寻常的书呆子,此时在一旁却听明白了,因此不客气地捅了一句:只因他做得,所以吃得。这话很有哲理,符合佛家因果关系的理论。高老只好另辟蹊径,改而指控八戒非法拘禁良家妇女,把翠兰锁在后院不让与家人见面。

高老势利、吝啬,符合他土财主的身份,不过心肠未免太狠了些。悟空保证拿住妖怪,让妖怪写退亲文书,高老却迫不及待地说,但得拿住他,要什么文书?就烦与我除了根吧。要说悟空因他的“超”人身份,一向是不把几条人命、妖命放在眼里的,高老是善良百姓,此处对不久前的“至亲”,却绝情得很,全不念过去的香火之情,悟空没说出口的“杀”字,他倒能脱口而出。

小人物的凶狠,有时候实在不亚于暴君权臣,关键是看他有没有那个能力和机会。世上的人多是(大志)未完成的,因为机缘不是土坷垃,俯拾即是,志向和才能也不是永远都能在一个人身上结为秦晋。蜷缩街头的乞丐,也许本来是大政治家、军事家的坯子;看着自家牛死而伤心落泪的老农,假若阴错阳差坐了龙庭,没准比朱元璋杀人还疯狂。时势造英雄,谁说不是呢?曹操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,能臣与奸雄,一云一泥,曹操其实还是他自己。把“时势造英雄”这句话平民化、大众化,就是“机缘造就人”,再引申一步,就是“现实的人只是可能的人得到实现的那一部分”。

最后还得说八戒几句。

认了师门,受了戒行,老猪即将追随唐僧上路,行前极为郑重地拜托高老:“好生看待我浑家: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,好来还俗,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。”悟空一旁喝止,八戒耐心解释道:“哥呵,不是胡说,只恐一时间有些儿差池,却不是和尚误了做,老婆误了娶,两下里都耽搁了?”

呆子的话大失英雄本色,因此之故,在革命话语中,他一度是意志不坚定、立场常动摇的中间乃至落后分子的代名词。现在回过头来,拨乱反正,八戒的说法其实很唯物主义,很辩证法。

你看啊,取经这么大的事,固然可称丰功伟业,值得为之献身,可是世上什么事能事先预知它百分之百成功呢?万一不成功,难道不该想想后路?“义无反顾”无可非议,但若无绝对必要,又何必每事都“壮士一去不复返”?生命真的那么不值钱?

扯远了说,凡是留有后路,有回转余地,行事者便不至于无所不用其极,便不至于走极端,以致抛弃一切道德人伦的约束,只为了达到目的。

取经成功,八戒做了菩萨,天上大官的干活,自然不再屑于贪恋一个凡俗女人;取经不成,回来重拾凡间庸常而温馨的家庭生活,何乐而不为?一定非要“牺牲”或让别人牺牲才甘心吗?

水云间荐自《书当快意》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


来源:杂文月刊
责任编辑:崔国柱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
相关新闻

电子报
立即打开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