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文月刊>>推荐文章>>

氍毹之恨

2022-07-15 15:58:08 来源:杂文月刊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王俊良/文

读书人入仕,一如演员之于氍毹。北宋大观三年,初登氍毹的中书侍郎林摅,还没来得及施展才艺,就因读“白字”被黜。这一遭遇,于读书人,是前车之鉴;于林摅,是氍毹之恨。

《宋史》载,大观三年(1109)春,喜欢大场面的宋徽宗,决定为新科进士,在集英殿举行声势浩大的胪唱仪式。本来,对中书侍郎林摅而言,能入宋徽宗的法眼,并被圈定主持这一仪式,就预示着一个被世人看好的政治新星,即将登上历史舞台。

这样的场景,林摅睡觉都会笑醒:雄壮的迎宾曲罢,宋徽宗在宰相等一干执政大臣簇拥下,微笑着向观众挥手致意。仪式开始后,由他唱名登第进士姓名,接受宋徽宗和大臣们的集体检阅。对仪式感近乎苛刻的宋徽宗,十分在意享受细节的光鲜和流畅。

问题恰恰就出在了细节上。林摅“不识‘甄’‘盎’字。帝笑曰:‘卿误邪?’摅不谢,而语诋同列。”念错了字,被宋徽宗指出,这样的机会,本可马上反转为彰显皇帝英明伟大的好戏。退一步讲,即使立刻承认疏漏,加以更正,也不至于越走越远。

林摅拒绝认错,结果等于做实宋徽宗无纠错能力。本来,宋徽宗可以享受新科进士膜拜快感,却被林摅的横生枝节大扫其兴。林摅的做法,终至宋徽宗采取组织措施:一是“御史论其寡学,倨傲不恭,失人臣礼”;二是“黜知滁州。言者不厌,罢,提举洞霄宫”。

林摅被踢出氍毹,在于没搞清戏是演给宋徽宗看的。晚清军机大臣、礼部侍郎刚毅,就比林摅明白。念白字不是问题,问题是,念白字的人要领导不念白字的人。《清稗类钞》称,“刚毅年老而善忘,广座之中,恒说讹字”,时有“一字谁能争瘦死,万民可惜不耶生”之讥。

所谓“瘦死”,乃“瘐死”之误。清时,若监狱里死了犯人,监狱监管人向上报告某某“瘐死”,意为罪犯病死狱中。刑部尚书刚毅,看到报告中“瘐”字,每次都改为“瘦”字,大骂写报告的人不识字。前来报告的人,不敢纠正刚毅的错误,只能暗笑刚毅无知。

刚毅任军机大臣,地方官上呈皇帝奏折,中有“民不聊生”一词。刚毅把“聊”字念成“耶”字,一时传为笑谈。刚毅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,说“人皆谓我刚复自用,我知刚直而已。何谓‘刚复’,我实不解。”显然,他把“刚愎自用”之“愎”误以为“复”。

话说回来,不甚识字,好读别字的人,未必不能当官。刘邦、朱元璋不识字,却深谙读书人心曲。刚毅曾自辩,“人凡求治,何必学问?但实事求是,即平生大经济也”。此处的经济,即经世济民。慈禧不是宋徽宗,心在治而非学,此刚毅无林摅被黜之忧也。

刚毅玩转氍毹之术,实袭自李林甫。素有“弄獐宰相”之誉李林甫,跟刚毅一样胸无点墨。有一次,宰相李林甫表弟太常少卿姜度生子,李林甫写贺书云“闻有弄獐之庆”。姜度和前来贺喜的客人见了无不掩口。古称生儿曰“弄璋之喜”。“璋”为玉器,是权力的象征,而“獐”是动物名。

弄不清“璋”与“獐”的李林甫,却弄得清如何让弄得清“璋”与“獐”的人闭嘴。《新唐书》载,李林甫教谏官做官,说“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,终日无声,而饫三品刍豆;一鸣,则黜之矣。后虽欲不鸣,得乎”?

林摅搞不懂李林甫“仗马不鸣”与刚毅“平生大经济”,跟氍毹之间的关系。情商始终停留在跟宋徽宗一决对错的林摅,一生命运,注定于“氍毹之恨”和“摅辩不逊”间游离。


来源:杂文月刊
责任编辑:崔国柱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
相关新闻

电子报
立即打开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